点击返回首页

“培育僧才、续佛慧命”成都佛教僧才培养工作回顾

         发布时间:2019-06-15

90.jpg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成都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和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指导下,成都市佛教界始终坚持以党和政府的宗教方针政策为指导,践行“人间佛教”,以信仰建设、道风建设、人才建设为中心,以“学修一体化、学僧生活丛林化”为准则,培养爱国爱教、德才兼备、续佛慧命、传持佛法的僧才为目标,加强佛学理论与实践研讨,培养了许多佛教弘法人才和寺院管理人才。本期《峥嵘70年,与国同行》小编与大家一起回顾成都佛教界僧才培养的点滴瞬间。

1.jpg

1980年11月26日,成都市文殊院为文革后第一批出家沙弥受戒。大恩、正勤、果正、护法考入中国佛学院学习。

2.jpg

1990年,宝光寺首届僧伽培训班学僧合影


       1956年,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成立了佛学院,由会长喜饶嘉措担任院长。在1956年到1965年的10年间。成都文殊院、昭觉寺、宝光寺、近慈寺等成都寺院向中国佛学院输送了四批11名学僧。
        1980年,中共中央统战部同意了国宗局《关于恢复宗教院校的意见》,着手恢复中国佛学院,同时鼓励地方兴办佛学教育机构。为了尽快培养僧才、续佛慧命,成都的高僧大德们毅然肩负起了这一艰巨的历史使命。
       1982年,成都市佛教协会组织僧尼和部分居士在文殊院成立了“学习组”,授课老师有宽霖、永光、隆莲、仁永、灯宽、演定等法师以及贾题韬、余明滔等居士。
         1987年至1989年,文殊院、昭觉寺、宝光寺、爱道堂等成都重点寺院组建起了各自的僧伽学习班。
        僧伽培训班培养了一批应急人才,并初步形成了教育体系。

        1986年8月,全国汉语系佛教院校工作座谈会对汉语系佛教院校的发展,提出了“全面规划、适当调整、保证重点、协调发展”的方针。在这样办学定位下,成都各重点寺院在举办僧伽培训班经验的基础上,开始着手创办佛学院。

       1984年,隆莲法师在中佛协的支持下,在铁像寺创立了尼众高等学府——四川尼众佛学院,为中国佛教界培养了众多比丘尼。
       1989年,宽霖法师在文殊院恢复开办空林佛学院。为省内外各寺院、佛教协会培育了大批管理僧才、执事负责人等。
       1992年,在僧伽学习班的基础上,遍能法师在宝光寺创办了四川省佛学院,以培养寺庙管理和佛学研究的比丘为目标,学制4年,开设有佛学概论、中国佛教史、戒定慧三学、经济管理、文化基础等课程。
       佛学院的创办极大缓解了当时成都市佛教人才匮乏的窘境。

3.jpg

1990年,宝光寺首届僧伽培训班毕业典礼

4.jpg

1990年9月7日,成都市佛教协会组织参加中青年宗教教职人员培训班结业合影。

5.jpg

1984年,中国佛教历史上第一所比丘尼佛学院——四川尼众佛学院正式成立,设在成都铁像寺。

6.jpg

四川尼众佛学院的课堂

7.jpg

四川尼众佛学院第一届部分师生合影

8.jpg

宽霖法师到铁像寺看望四川尼众佛学院教师及学员

9.jpg

10.jpg

文殊院空林佛学院开学典礼

12.jpg

      2002年以来,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成都文殊院方丈、成都市佛教协会会长宗性法师、空林佛学院院长智海法师的主持下,空林佛学院本着“教之以学”“育之以德”“养成僧格”的教育理念,以僧伽教务、弘扬佛法为使命;以专业的教育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及规范的管理制度服务学僧;坚持“学修一体化,学僧生活丛林化”的教育方针,为学僧提供良好的学修氛围。现今学院教研条件充足,师资力量雄厚,培育人才遍及国内外,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佛教界具有广泛影响。

13.jpg

空林佛学院在近两年大力改善教学环境,班级教室及公共课教室均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为视听教学及网络教学的开展,搭建了有利平台。

14.jpg

文殊院设有空林佛教图书馆(藏书8万多册,全开架式管理)、文殊琴舍、空林书画院、立心书院等相关的教学机构,创办了《空林佛教》杂志和空林人生佛教网,为学僧提供优秀的学修交流平台。

15.jpg

16.jpg

佛学院注重上江梵呗及诸多佛事科仪的教学,培养在寺院日常的佛事法会的准备开展上具备承担能力的学僧。

17.jpg

成都市佛教协会秘书长张蓉生、副秘书长郭敏出席佛学院毕业典礼,并鼓励学僧们在寺院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学以致用。

    

       顺应时代需要,结合地区特点,成都佛教开展了各类形式多样的弘法活动,同时将弘法与僧才培养相结合。自2014年起,在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的指导下,在各级领导和宗性会长的关心支持下,成都市佛教协会每年组织讲经交流及配套培训班,开设了《高效演讲的原则与方法》《性格类型与沟通技巧》《楹联写作与欣赏》等课程,引领全市佛教界将主要精力放到持戒修行、闻思经典、弘法利生上来,为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注入生机活力。

18.jpg

2014年8月,成都市第一届佛教讲经交流会。成都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田野,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成都市佛教协会会长宗性法师等出席活动,并与获奖法师、评委合影。

19.jpg

2015年10月,成都市佛教协会第二届讲经说法交流会。

20.jpg

2016年5月,成都市佛教协会第三届佛教讲经交流会。

21.jpg

22.jpg

       2017年,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巡讲活动在成都市新都区宝光寺举行。四川省民宗委副主任杨伯明、刘文芝,成都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张世强,成都市民宗局副局长吴德华,新都区委常委、 统战部部长黄安军,新都区副区长刘清,四川省佛教协会会长永寿法师、副会长演法法师、大恩法师、意寂法师、素慧法师、秘书长王立军,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果芳法师、祖道法师、秘书长张蓉生等出席活动。

23.jpg

2017年4月,成都市第四届讲经交流活动,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宝光寺方丈意寂法师为获奖法师颁奖。

24.jpg

2018年5月,成都市佛教协会第五届讲经交流活动。

25.jpg

2019年4月,成都市佛教协会举办第六届讲经交流培训会。


微信图片_20190911134304.jpg

     峨眉山佛学院副院长隆藏法师、教务主任谛道法师,四川大学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兵、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周静等应邀为成都市佛教协会讲经交流培训班授课。市民宗局副局长吴德华多次出席培训班,鼓励市佛协和各寺院要把讲经培训常态化,有条件的寺院也要经常开展讲经活动,把讲经内容、范围拓展开,搭建更多高层次讲经平台。


进入20世纪,成都市佛教协会举办了理事培训班、片区僧尼培训班、中青年僧尼座谈会等培训活动。培训对象从区(市)县佛协会领导、寺院负责人、大专以上学历僧尼、普通僧尼到信教群众涵盖全市佛教界各个层次。培训课程涉及僧尼道风建设、寺院规划建设、宗教场所管理等各个方面,切实提高僧人文化素养、管理能力和道风修持。2016年起,成都佛教协会启动了全市佛教教职人员人才库建设工作。梳理全市僧尼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担任寺院职务等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办法律法规、党的十九大学习、消防安全、新闻写作、道风建设、中青年素质提升等各类培训班。积极推荐佛教界代表人士参加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开办了宗教界代表人士研修班。为成都市佛教界培养了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刻起作用的人才队伍。

28.jpg

2009年7月,成都市佛教协会僧尼培训班合影。

29.jpg

2015年,成都市佛教协会在新都宝光寺举办全市主要教职人员培训会。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智海法师受邀作为培训讲师。

30.jpg

成都市佛教协会组织佛教界代表人士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读省、市党代会报告。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僧众爱国爱教意识,激发了自觉维护党的领导,依法如律抓好全市佛教工作的主动性。

微信图片_20190911134308.jpg

成都市佛教协会多次组织教职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邀请省民委赵克彬、伍东炬处长,律师所事务等授课,市民宗局副巡视员黄涛,政法处处长谭劼、宗教一处调研员唐旭东及相关处室负责人等多次出席培训班活动并讲话。

31.jpg

2016年,成都佛教界代表人士参加市民宗局举办的“成都市佛道教界代表人士学习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研讨班”

32.jpg

2017年,成都佛教界代表人士参加市民宗局举办的“成都市宗教界代表人士综合能力提升研修班”

33.jpg

2017年8月,在文化部、国家宗教事务局的指导下,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中国佛教协会联合主办,成都文殊院承办的“第一期全国佛教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在成都文殊院开班。国家宗教事务局一司副司长张廷仕,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成都市佛教协会会长宗性法师,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刘威、成都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成都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田野等领导出席培训班开班式。


2019年,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大力支持和成都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高度重视与指导下,成都市佛教协会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在北京联合举办的“成都佛教代表人士研修班”。这是成都佛教协会首次在北京举办教职人员培训班。各级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与支持,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袁莎,成都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田野,副局长吴德华,处长甘长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成都市佛教协会会长宗性法师等出席了研修班结业式。培训期间,成都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田野,副局长吴德华,处长甘长春等领导特意与参训学员进行交流座谈,听取学员学习心得。
研修班课程设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邀请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孙信教授、北京大学李四龙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圣凯法师等专家学者授课,开展“党的理论与宗教政策”和“中华文化与佛教中国化”两大专题学习,紧紧围绕坚持中国化方向这一主题,通过学习党的宗教政策法规和中华传统文化,全面提升我市佛教界代表人士的综合素质。

34.jpg

35.jpg

36.jpg

2019年5月,由成都市佛教协会首次在北京举办的“成都佛教代表人士研修班”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正式开班。


      古语有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古往今来,任何事业的传承和延续,没有人才的储备,是断然不能实现的。历史经验表明,任何理想规划、工作思路的落实和开展,人才是其中最关键的环节。从实际出发,任何团体、寺院的建设和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这一根本要素。 赵朴老曾经指出,推动自身建设的要义,人才建设是关键。培养一批具有愿力、胆识、才干,堪当弘法重任的僧才,已经成为了全市佛教界的共识。
在成都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和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指导下,在宗性会长带领下,成都市佛教界僧才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成都市佛教界培养了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刻起作用的人才队伍。据2018年底的数据,全市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僧尼达150余人,比十年前增加了10%。
      进入新时期,成都佛教界的人才建设工作,将结合自身特点,利用现有资源,多途径、多形式、多层面加以积极推动。推动僧人队伍数据库建设,结合数据做好整理分析,制定出长远的人才培养规划方案,有的放矢地加强佛教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中青年僧才的培养。充分利用党委和政府组织开展的培训活动,联合社会办学,借鉴高校资源,认真做好长短期培训,完善佛教人才的梯队格局。各寺院将加强自身寺院常住僧众的培养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僧众学修这一头等大事上来,养成精进三学、勤研经典的常态化学习习惯;有计划的推动各类人才引进工作,营造成都佛教界开放、包容的寺院氛围,展现真正意义上的十方丛林气象,内外结合,共同为培养佛教后备人才做积极的探索。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发挥各寺院的主体作用,为培养合格僧才,为成都佛教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