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史钩沉
趣解公案:磨砖不能成镜,坐禅就能成佛
日期:2020年04月14日    来源:成都文殊院     编辑:管理员    点击数:

微信图片_20200425105948.jpg

传说大诗人李白曾萌生过弃学的念头
适逢一位老婆婆在路边磨铁棒
于是太白说了一句名言: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唐代还有一则禅宗公案
也讨论了“打磨”一事
今天走近活泼的“南岳禅”
看一个经典公案

磨砖不成镜      

        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师作什么?”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耶?”师曰:“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成佛耶?”——《景德传灯录》卷五

       故事里的“一”指的是大名鼎鼎的马祖道一禅师,而“师”指的是六祖慧能的高徒南岳怀让禅师。那时候,马祖道一在修行期间每日坚持坐禅“打卡”,南岳怀让禅师上前去搭讪,还拿了块砖在石头上磨,这一举动成功引起了道一禅师的注意。于是,两人互问:“坐禅为了什么?”“磨砖为了什么?”然后又互答:“砖怎么可能磨成镜子?”“正如砖磨不成镜子,就算把地坐穿,恐怕也成不了佛呦!”你怎么看这则对话呢?莫慌,故事还没讲完。

车不行,打个车?

     马祖道一禅师一曰:“如何即是?”师曰:“如牛驾车,车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一无对。——《景德传灯录》卷五

道一禅师在与怀让禅师经过一番论对后,继续问:“那弟子我该怎么办呢?”怀让禅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给他打了个比喻:“就像牛拉车,车不动,你说是该打车呢?还是该打牛呢?”如果放到今天,是可以考虑直接叫个didi打车的。不过在当时,道一禅师真的做不到呀!于是,他一时之间不晓得怎么办了。看到徒儿一脸的迷茫,怀让禅师赶紧抛出了更为详细的理论解答。

禅非坐卧

       南岳怀让禅师"师又曰:“汝为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景德传灯录》卷五"
       磨罢砖头,打完比喻,禅师又讲了一番大道理。他说,你来我这里求法学习,到底是想学坐禅呢?还是学“坐”佛呢?你的初心究竟是啥?如果是学坐禅,禅宗的“禅”并不是非要摆这么个固定的姿势;如若是想学做佛,佛也不是“坐”出来的。言外之意便是,修行这条路啊,哪里有什么定式可循?世界上没有恒常不变的事物,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切都在无时无刻地变化。若一味执着于一个固定的表相,做做样子,终是南辕北辙;就像买椟还珠,难以通达其中甚深的道理。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一窥“南岳禅”活泼泼的禅风。马祖继承了这个风格,后来创立“洪州禅”,其特点便是“触类是道”。就是说,行住坐卧都是真心佛性的体现。很多人一提到禅宗,就想到坐禅,这是对禅宗的误解。坐禅只是禅法的一种,并不是禅宗最核心的特色。如此的话,是不是我们就不需要坐禅了?看,又走极端了不是!既然“触类是道”,又何妨坐禅呢?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弟子在礼佛时,师父常问:“你拜的究竟是什么?是佛菩萨?是自己?还是一尊尊泥塑?”真实答案存在于那当下一念,只有自己晓得,别人是没办法代替回答的。想要一滴水不干涸,就让它融入大海。禅心就如这大海。在大海的滋润中,运水搬柴无不是道,行住坐卧也都是禅。就像诵经、拜佛、行香、坐禅是修行,在吃饭、走路、洒扫、上班中善用其心,同样是修行。禅的境界,全在一个“心”字,此心清明、宽广、自在、活泼,其性柔软,又无坚不摧,体现在我们每时每刻面对的酸甜苦辣中。说到禅的境界,再讲个关于弘一法师的小故事。1925年初秋,弘一法师因战事原因,滞留宁波。一天,他的老友夏丐尊来看他。弘一法师正在吃饭,咸菜配米饭。夏丐尊不忍地问:“这菜不会太咸吗?”“咸有咸的味道。”弘一大师答道。吃完饭后,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夏丐尊又问:“不如放些茶叶,白水淡而无味啊。”弘一大师笑着说:“淡也有淡的味道。”不为物转,随咸随淡;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便是禅的味道!

成都市佛教协会官方网站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文殊院街66号   邮编:610017 
电话:028-86933298      邮箱:2480347684@qq.com
本站部分图片和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清除相关内容 
主办:成都市佛教协会   通用网址: 成都佛教协会   网站域名: www.cdfjxh.com 
蜀ICP备16019249号 -1 本网站由成都市佛教协会版权所有

微信图片_20190925161417.png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968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 :川(2022)00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