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史钩沉
贯一和尚:僧人的爱国情怀
日期:2016年04月08日    来源:本站     编辑:郑娜    点击数:

贯一和尚:僧人的爱国情怀1.jpg

宝光寺(资料图片)



    贯一和尚(1878-1954年),字圆性,德阳县城东原旌阳乡镇江王村人。俗家姓田,父庆璠,母龚氏,名志福,生于清光绪戊寅年九月廿八日巳时。父母笃信佛教,常携年幼志福到附近寺庙听经礼佛。1887年9岁时随父母在德阳城内崇果寺听新都二郎庙心镇上人讲经说法时萌生了出家念头,即随上人回二郎庙剃度出家,赐法名为圆性。上人爱徒有加、课徒甚严、亲授佛典儒书,使之弱冠之年便娴熟儒释典故,喜诗词、歌赋,犹善书法。

    1900年春,上人送22岁的圆性在宝光寺德相律师座下受具足戒,随后住堂学律数年,戒行专静,广涉佛学,熟谙各宗经史。1904年,宝光寺时昌老和尚倡办佛学,圆性就读,依佛源法师习《楞严》,随雪岑法师学《佛史》。1905年,应彭县龙兴寺悟情大和尚之邀,协助辅佐传戒法式。1910年,受四川省佛教会委派,到成都就读四川蚕桑师范讲习所。毕业后回到四川省佛教会为简阳、新都两地合办初等和高等佛教小学。1915年圆性应静照、无穷之邀回新都宝光寺,先后任职书记、知客、堂主,经不同的岗位历练圆性逐步展示出管理禅宗大丛林的才能,受到无穷大和尚及寺内僧众拥戴。1921年3月,无穷大和尚退院,贯一圆性继任法席,为临济正宗第五十世、宝光寺清代中兴以来第十九代方丈大和尚,直至1927年3月,积劳过度因病退院传法果彻大和尚。

    贯一和尚在世期间正值国家民族处在多灾多难时节。先后亲历了腐朽满清王朝的灭亡,民国初期国内、省内军阀混战和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占领东三省,以及艰难困苦的八年抗战和新中国建立等重大历史时期。

    贯一和尚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一生潜心事佛。在动乱的岁月,不遗余力筹措资金竭力培修宝光寺殿堂建筑,保护文物、扩充寺藏珍品,为佛教丛林宝光寺的中兴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创办佛学,振兴佛教。1914年在简阳白塔寺创办简新两寺佛校,1919年在成都文殊院协助德风大和尚创办空林佛学院,1929年病愈后亲任院长创办宝光佛学院。贯一圆性任方丈期间坚持每年三月在宝光寺传授三坛大戒,宣讲各种经论,造就大批佛教人才。所传法嗣众多,且有建树,如能海、智光、果彻、静全、妙轮、普钦等高僧大德。能海法师生前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还为西藏和平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贯一和尚受儒家文化思想深刻影响又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他把民族大义牢记心间,具有高度的爱国热情,正如他在感怀诗中所述“出世犹垂忧国泪,居山恒作感时诗”,时常用诗文抒怀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当日寇侵略我东三省时,他义愤写诗谴责日寇,并揭露日本敢于犯我中华的原因,号召国内不同政治派别和军阀集团捐弃前嫌,团结一致,共同御外。他最早见诸文字的抗日诗是《辛未年九月十八日军侵占东三省感时而作》四首:


是谁误国祸辽东,拔剑欲飞血溅红。

门早自开甘缉盗,水因先腐始生虫。

阋墙兄弟心先死,大地山河运岂终。

斫地悲歌一尊酒,无聊搔首问苍穹。


葵丘盟会失乾纲,事到临危自主张。

嘘气成云呼众起,指天誓日与偕亡。

包胥枉向秦廷哭,夷甫空谈镇静方。

最是一般人面鬼,故将条件细评量。


唤起群雄解内争,莫将意气误苍生。

皮将不有毛安附,豆勿相煎火自平。

顽铁九州冶铸错,弹丸三岛筑降城。

匹夫例有兴亡责,市野长闻痛哭声。


翘首中原大可哀,万千心事付寒灰。

东辽颦鼓惊天震,西藏风云卷地来。

殷浩书空成绝望⑵,候生老去等庸才。

百思莫解群公意,惟我怆怀未展开。


    1932年2月,沈阳失陷数月,他闻日寇在上海挑起淞沪事端,第十九路军在人民的声援下奋起抵抗,遂作《辛未秋沈阳失陷,至今未见收回寸土》诗四首:


落木边关万象秋,陆沉一夕慨神州。

坐观大地来封冢⑶,空具衣冠等沐猴。

蝴蝶河山鸩死梦,杜鹃故国应生愁。

胡笳夜月悉凄恻,忍见降旗满戍楼。


战云江省又传烽,靺鞨关山失几重。

血战孤军连月拒,戈挥落日一丸封。

藩篱警报惊全撤,箕豆愁闻尚急攻。

容人卧榻长酣睡,镇静功夫梦太浓。


蓦地惊涛黯黯天,申江恶耗痛频传。

莫言依险连三峡,转瞬垂危及两川。

巣燕未知倾有日,井蛙犹自噪终年。

阋墙叔宝心先伤⑺,空击中流祖逖鞭。


春风无恙挂征帆,愁见沿途绝客骖。

烽火又闻侵汉北,音书早已断江南。

埋冤新鬼觞犹哭,宴乐强权梦正酣。

落日鲁阳戈未动,漫凭天险几重岚。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国共走向合作,军民团结全面抗战局面形成,贯一和尚为此感到欣喜,他一气写下四首抗战诗鼓舞军民抗日士气:


抗战(二首)


昔日喜峰口,威名敌胆寒。

卢沟晓月落,不见大刀还。


河北请军泪,江南战伐声。

且将民族恨,来动百年兵。



抗战时事(二首)


捷报频传事可欢,万千壮士沥心肝。

国仇应报耻应雪,抗战今须全面看。


倭寇侵陵急万分,忠忱抗敌气如云。

男儿誓洒沸腾血,胜利拼将属义军。


     1937年11月,随刘湘出川抗日的饶国华师长,在广德战役中不幸殉国,他满怀深情及对抗日军人的敬佩写下《挽饶国华将军殉职》诗二首:


羡君有志静风波,溅血沙场气若何。

谁信岛夷真劲敌,伫看国士尽横戈。

千军浩气堪持久,一点雄心自不磨。

生死精神同河岳,万人蜀国泪滂沱。


将军战死太凄凉,满地新红一夜霜。

万里辞乡羞作态,一心报国卷征裳。

江南战迹人称烈,西蜀风光只有香。

数十年中谁与敌,流芳人去断人肠!


     在全民抗战中,贯一和尚除了参与佛事活动外,随时关注着抗战局势,心系着前线,恨不能亲上战场跃马横戈。正如他在1937年冬,借《感时》诗抒怀:


感怀疆土蹙,临风涕泗多。

杞人忧铁瓮,棘地困铜驼。

跃马横吴剑,闻鸡奋鲁戈。

鄙谋怜肉食,投笔奈愁和。



翘首霞山问彼苍,中原何事斗疆场。

奸淫掳掠还焚烧,鬼子居心胜毒狼。


    1938年3月至4月中旬,国军在山东省台儿庄与日军板垣师团、矶谷师团作战,歼灭日军万余人,取得抗日以来正面战场首战大捷。贯一和尚闻之激情抒写《戊寅岁国军大捷台儿庄喜赋》,诗中引用大量历史典故热情讴歌前方将士:


岛夷机炮肆摧残,九月期鏖善后难。

霸业一匡开管仲,名城七十复田单。

东洋锐挫齐和鲁,南宋中兴岳与韩。

拭贝川兵腰下剑,光芒如雪斩楼兰。


    受台儿庄大捷鼓舞,贯一和尚紧接着写下《赞抗日将士》诗,鼓励川中子弟为国家兴亡尽责,出川建功立业。


英雄趁此建功勋,异日声名宇宙闻。

待到倭寇歼灭后,蜀中名将数将军。


    1938年11月,四川省佛教会举办僧伽救护训练班,组织僧人支援前线为抗战出力。训练班由贯一和尚弟子盛理担任指导员,为鼓励弟子抓好训练,他专程前往僧人训练所在地看望学员,并写下《集训赠题》鼓励释家弟子。


起舞闻难集训忙,河山破碎颇心伤。

从兹又学孙吴法,战胜倭蛮建国光。


     1927年患病退院的贯一和尚,因道德高尚、佛学造诣深厚,办事能力强备受僧众尊重。他退院、复院、再退院,传法果彻、静全,代静全传法常乐、一如,主持一如传法祖道、祖道传法妙轮,退院历经六位方丈,其一直是宝光寺的实际主持者。1940年春,为支援抗战,贯一抽调宝光寺60余名僧人举办了长达70余日的僧伽救护训练。培训结束,他满怀激情亲撰《新都县宝光寺僧伽训练同学录》鼓励寺僧随时准备上战场,为国争光:

     东夷卢沟肇祸,中外震惊;倭奴大邦为仇,沪华破裂。毁文化,颠危国家,惟赖总裁领导之下,建国完成,抗战后胜,以国难当前,军民合一,僧亦国民份子也。食毛践土,亟应护国保教,倘无国教,安乎为国家争人格,为佛教增光荣——

     第三期抗战,双十节慰贺,湘赣大定,举国欢腾,恢名城,歼倭寇。凡我同学,声气相求。况曰无衣,同仇同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佛教兴亡,释子有责。战必克,何惧腥风膻雨,剑树枪林,慨万方之多难,感救济之未遑。一鼓作气,与将士同袍。牺牲壮烈,向前奋斗,军民贯彻,勇往迈进,则不失之将来,必能获得光荣胜利。建我国基,兴复民族,扬国徽于欧美,宣佛化于瀛洲。为世界祈和平,为群生造幸福。名著千秋——

    解放后,有鉴于贯一和尚在佛教界的崇高威望和娴熟的文史特长,尤其是他爱国爱教的突出表现受到了新生政权的尊重。1953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聘任贯一和尚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员。

    1954年12月23日,一代名僧76岁高龄的贯一和尚在宝光寺安详圆寂。他生前对佛教事业的贡献,尤其是他与生具有的爱国主义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间。


上一篇: 暂无相关信息 下一篇: 茶席窥禅丨翰墨·丹青·禅意

成都市佛教协会官方网站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文殊院街66号   邮编:610017 
电话:028-86933298      邮箱:2480347684@qq.com
本站部分图片和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清除相关内容 
主办:成都市佛教协会   通用网址: 成都佛教协会   网站域名: www.cdfjxh.com 
蜀ICP备16019249号 -1 本网站由成都市佛教协会版权所有

微信图片_20190925161417.png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968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 :川(2022)00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