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禅味人生
林下新年第一讲:禅宗与美学
日期:2017年01月24日    来源:本站     编辑:马治中    点击数:

林下新年第一讲:禅宗与美学1.png


林下新年第一讲:禅宗与美学2.png


林下新年第一讲:禅宗与美学3.jpg


林下新年第一讲:禅宗与美学4.jpg


                                               林下新年第一讲:禅宗与美学5.jpg


    2017年1月8日由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市佛教协会主办,林下生活美学、卮言堂承办的“禅宗与美学”公益讲座在四川省图书馆第一学术报告厅举行,成都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普华法师、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客座教授刘华颖担任主讲,400余人汇聚一堂,普华法师从禅宗与美学的问题,开始了幽默风趣的美学讲座。


什么是美


    世间有许多关于美是何物的讨论,美难以言说,亦有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之感。美是审美关系中的体现,即存在于审美主体和客体的之间物。中国古典美学首推应是老子,有“道”亦有“气”、有“象”、“虚”与“实”,亦有“虚静”“意象”同“意境”,总而言之,中国从古至今,对美的追求途径可谓数不胜数,多之又多。

    普华法师甚爱中国古典诗词,常卧于室内,诵读诗经《蒹葭》与南唐李后主李煜的《虞美人》,并有感而叹道:美啊!
    人生固然有烦恼和痛苦,但若是细读古典诗词,我们的痛苦便会在此中得到抒怀,得到缓解和安慰。
    古人对内心情感和苦难的抒发几乎都是依靠文学,所以中国古典美学展现得最多的就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中,当然,中国古典的建筑,雕刻,也有许多美的元素。
现实生活中的美学都在“比量”中生出的,我们常说的美顶多只算是一半的美,每个人对外在事物的感受各异,从比较中生出,故易生烦恼心,禅宗中的美学则是生于“现量”,从自信光明智慧中来,注重功夫,见地与身心的实证,这种自信光明的智慧方才是一种“大美”。

真正的禅宗

见地、功夫与身心的实证感受


    最初的禅宗没有文字:口头相传,心心相印,以心印心。禅宗中的公案以及语录与中国古典诗词歌赋结下不解之缘,是记录历代禅师对内心的智慧光明追寻的过程,我们也可从中进行摸索。
    释迦牟尼佛曾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禅宗由此开始。

    既然“不立文字”,佛教何需有如此多的经文和语录,并不是说不需要文字,而是不执着于文字,而是文字背后所蕴含的道理。


正所谓:少室山前骷髅遍地,曹溪路上荆棘参天


    武帝与达摩祖师在普通元年,禅宗二十八祖达摩尊者,看东土震旦,有大乘气象,故泛海来华,九月廿一日到达南海,广州刺史萧昂迎礼,表奏京师,武帝遣使往迎。
    次年十月一日到达建康,武帝见后问道:“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数,有何功德?”尊者答道:“并无功德”武帝惊问道:“何以并无功德?” 达摩答:“这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武帝又问:“如何是真实功德?”尊者道:“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于世求。”武帝再问道:“何为圣谛第一义?” 达摩答:“廓然浩荡,本无圣贤。”
    审美,不仅要从客体出发,也应从审美主体内部探求,若是一味追求外相而忽视对内心的观照,则审美难以深刻。
    审美,不仅要从客体出发,也应从审美主体内部探求,若是一味追求外相而忽视对内心的观照,则审美难以深刻。
    六祖当年在山上砍柴时,听人诵《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有所悟,立即就跑去黄梅找五祖了,说“人有南北,佛性岂有东西?”见地很高,于是开始在天天捣米。时神秀为众中上座,即作一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弘忍看后对大众说:后世如能依此修行,亦得胜果,并劝大众诵之。慧能在房间,闻僧诵这一偈,以为还不究竟,便改作一偈,请人写在壁上。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了,即于夜间,召慧能试以禅学造诣,传与衣钵。
    六祖慧能大师开悟时说: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后来,惠明求法,不为衣,只愿求法。即不思善,不思恶。

    普华法师即问读者:审美的主体是什么?未生之前的本来面目,那么未名之前我们又为何物?引人深思。
    法师赠读者言:丈夫自在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
    普华法师接着又为读者讲述了五个十分有趣的禅宗公案:
    一、禅语一丝不挂:心中无一丝挂碍
    二、赵州禅师与南泉和尚
    三、青龙疏抄
    四、苏东坡与承皓禅师
    五、圆悟克勤禅师
    人总被外物所迷惑,往外部追求,我们所遇到的痛苦在古圣先贤的经典中都有答案,好好挖掘,亦可抒怀。
    刘华颖老师继普华法师之后,以卮言为始,细说庄禅一味,再次把此次讲座推向了高潮。


成都市佛教协会官方网站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文殊院街66号   邮编:610017 
电话:028-86933298      邮箱:2480347684@qq.com
本站部分图片和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清除相关内容 
主办:成都市佛教协会   通用网址: 成都佛教协会   网站域名: www.cdfjxh.com 
蜀ICP备16019249号 -1 本网站由成都市佛教协会版权所有

微信图片_20190925161417.png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968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 :川(2022)0000008